貴州岑鞏:穩產“菜籃子” 保供大灣區
入冬以來,氣溫逐步降低,貴州省岑鞏縣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基地卻熱度不減,各類冬季蔬菜搶鮮采摘供應,實現農家“菜園子”直通城市“菜籃子”,促進鄉村產業振興。
在岑鞏縣凱本鎮沈家灣村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基地,一顆顆紅菜薹整齊排列,長勢喜人,村民們穿梭其間,采摘、打包、裝車后發往市場。
“現在是紅菜薹采摘高峰期,每天的產量是4萬斤左右,老板負責到這里來監督質量,質量合格就裝車發走。”基地負責人陳文建介紹,主要發往長沙、廣東東莞、佛山和香港,單價是3.2-3.5元,如果品質好的就3.5元。
近年來,岑鞏縣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,依托典型的高山冷涼氣候,憑借過硬的產品品質,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基地建設。2022年,凱本鎮沈家灣村蔬菜種植基地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基地,由岑鞏縣禾欣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生產,推行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產業化發展模式,帶動農民增收。
“我們是通過社員帶動農戶來發展,農戶的技術培訓,包括田間地頭管理我們是全程跟蹤服務。目前,在岑鞏范圍內已帶動農戶200多戶,畝數已達到5000多畝。”基地負責人陳文建說。
今年,該合作社按照無公害蔬菜種植標準,不斷豐富蔬菜品種,確保四季不輪空,供應不斷檔,實現穩產增收,帶動就近就業。
“我們合作社是以發展蔬菜為主,春季和夏季以種辣椒、豇豆為主,冬季是種紅菜薹、白菜。年發放工人工資200萬元左右。”基地負責人陳文建說。
岑鞏縣以創建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為契機,大力發展蔬菜產業,帶動農民增產增收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申報粵港澳“菜籃子”基地7個,其中蔬菜基地4個,面積達6000余畝。銷往粵港澳的蔬菜產品主要包括辣椒、紅菜薹、南瓜、冬瓜、白菜、茄子等,年銷量約8000噸,產值達3000余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