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多舉措應對寒潮降溫天氣 保障市民“菜籃子”供應穩定
央視網消息:受強冷空氣影響,11月17日,山西氣溫相較于16日下降3℃左右,這也是今年入冬后的氣溫新低。
山西省氣象臺11月16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,特別是山西北部及中南部山區的最高氣溫僅為-7℃至2℃。在山西省太原市,17日最高氣溫在0℃左右。為應對寒潮降溫,大型農貿市場組織商戶對蔬菜提前備貨,并采取必要保溫措施。
太原市某大型農貿市場負責人表示,他們積極組織經營戶在太原市周邊采購了大量的應季蔬菜、冬儲菜,從外省積極采購黃瓜、西紅柿、豆角之類,滿足老百姓的需求。
記者從太原市價格監測認定中心了解到,目前,太原銷售的主要蔬菜價格基本穩定。
山東菏澤:防寒保暖“組合拳” 守護蔬菜過寒冬
自16日起,受強冷空氣影響,山東多地氣溫驟降。在菏澤市定陶區,為防止大棚作物遭受低溫凍害生長遲緩,當地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指導種植戶科學加蓋棚膜和保溫棉被,傳授防寒抗凍技術,確保大棚蔬菜生產順利進行。
在菏澤市定陶區杜堂鎮劉樓村,種植戶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,正積極為大棚加蓋保溫膜,以應對氣溫下降。專家表示,這次降溫幅度比較大,最低溫度已跌破了0℃。建議廣大種植戶沒有上棚膜的盡快上棚膜,沒有上保溫被的盡早上保溫被,也上上第二層膜,使棚內的溫度不低于15℃。在大風來的時候,要把風口閉上,把壓膜線緊好,防止大風把棚膜摧毀。對于不抗低溫的這些作物,在寒潮來的時候可以噴施生物調節劑,增強作物抵抗寒冷的能力。
此外,農技專家還結合田間實際,指導種植戶科學調控大棚內的溫濕度與水肥。由于低溫環境下蔬菜根系吸收能力下降,專家建議水肥管理應遵循“控水保墑、少肥勤施”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