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戰決勝“十四五”|“米袋子”充盈 “菜籃子”穩定
畢節市金沙縣巖孔街道金白社區水稻百畝方高產示范點實測畝產850.55公斤……11月12日,金沙縣2025年水稻百畝方高產示范點創建工作總結會上,金沙縣農業農村局公布這一喜訊,現場一片歡騰。
水稻增產豐收,源于農技專家傾情服務。今年初,金沙縣農業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技人員聯動省級專家、農技特派員,及市、縣、鄉級農技人員,組建水稻高產技術攻關團隊,創建金沙縣百畝方高產示范點。示范點以“四良”融合模式,種植泰豐優79、宜香優2115等高產優質水稻品種,統一供種,統一技術培訓,統防統治,為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村民張發祖家4畝田成為“試驗田”,改種泰豐優79,在農技人員指導下,縮小間距,提高水稻栽種密度。
“今年水稻豐收,每畝田產量比以前高,科技種田就是好。”張發祖說。
田間精心指導、技術賦能,水稻單產總產實現雙提升,秋收迎來稻谷滿倉。
地為糧之本。走進金沙縣茶園鎮敦豐社區高標準農田,道路四通八達,水渠流水潺潺,田地里,嫩綠的油菜苗“鉚足勁”生長。
“以前土地零散,水渠年久失修,灌溉無法保證,大多將水田改成旱地作物。”村民周朝軍站在機耕道上,望著層次分明的田塊,感慨地說:“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,農田由小塊變成了大塊,水渠修繕、道路硬化,大型機器下地作業,三輪車直接開到地頭,種地更方便,效率更高。”
該項目覆蓋649.53畝,通過“小并大”整合零散梯田,同步配套建設完善的排灌系統,實現土地平整化和渠系暢通,目前,已種植大蔥、折耳根、油菜等作物。
在安順市平壩區羊昌鄉稻香村,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千畝“小田變大田”。農戶尹祖蓮今年種植2畝多水稻,畝產量比去年增加100多斤。
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省一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、糧食單產、油料產能、農機社會化服務提升“四大工程”,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90萬畝,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157萬畝以上,2024年產量達到1146萬噸,畝產較2020年提升19.7公斤。“菜籃子”供給能力提升,2024年肉蛋菜產量分別較2020年增加40.2萬噸、26.7萬噸、625.2萬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