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谷永平:柑橘“香”出圈,特色農業富腰包
秋末冬初,走進景谷縣永平鎮雙龍村,比美景先至的是柑橘清甜沁心的香氣,顆顆飽滿的果實綴滿枝頭,壓得樹枝彎下了腰,果農穿梭其間打理園地,滿眼都是喜悅。
在果農自翠的柑橘園里,黃綠相間的果實鋪滿整片山坡,沃柑、砂糖橘、紅美人三個品種錯落分布,再過一個月左右,這批新鮮柑橘便可批量上市。“我家種了1000多棵柑橘樹,今年是第一年投產,掛果率不錯,預計能產出20噸左右。”自翠笑著介紹,“我對柑橘產業還是有信心的,今年還新種了400多株香櫞,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掙錢,再也不用外出務工了。
作為高原特色農業,柑橘種植優勢尤為突出:適配山區坡地生長,無需特殊種植條件;初期投資小、管理便捷,種植兩年即可實現收益;且經濟效益穩定,市場需求旺盛。自翠家的1000多棵柑橘樹,僅夫妻二人便能輕松打理,閑暇時還能兼顧茶葉種植,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,既豐富了市場供給,又讓自家腰包鼓了起來。
自翠敢于投身柑橘產業,離不開雙龍村致富帶頭人邱繼才的帶動。擁有7年柑橘種植經驗的邱繼才,不僅是業內公認的“行家里手”,更引入現代化種植管理模式,無人機飛防已成為果園日常管護的“標配”,高效完成施肥、病蟲害防治等工作,大幅降低人工成本、提升管護效率。如今,他已成立專屬農業公司,僅柑橘種植面積就達200多畝。自翠此前在邱繼才的果園務工,不僅掌握了全套柑橘種植技術,也見識了現代化農業的優勢,為自主創業打下堅實基礎。
“現在我們果園的柑橘,市場化、標準化水平已經很不錯了。”邱繼才信心滿滿地表示,“從明年起,年產出量能穩定在800—900噸,按4.5元/公斤的批發價計算,年收入可達300—400萬元。產品主要銷往越南、泰國等國外市場,以及山東、新疆等國內地區,完全不愁銷路。”
永平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為柑橘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鎮域熱區資源豐富,土壤肥力充沛,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8.2℃—20℃,是柑橘種植的“黃金地帶”。目前,全鎮柑橘種植面積達1800余畝,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。
永平鎮將繼續以“農業特、農村美、農民富”為核心目標,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,全力推動高原特色農業健康發展,通過強化“科技+產業”融合、培育致富帶頭人、拓展產銷渠道等舉措,讓特色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“強引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