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“兩化一振興”主題新聞發布會,系統介紹了推進新型工業化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部署與實踐成效。農業領域的現代化發展成果尤為突出,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在戰略規劃引領下,寧夏依托自然稟賦,科學構建了以北部現代農業區、中部特色農業區、南部生態農業區及賀蘭山東麓葡萄長廊為核心的“三區一廊”農業空間格局,奠定了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堅實基礎。在此基礎上,寧夏重點培育的枸杞、牛奶、肉牛、灘羊、葡萄酒、冷涼蔬菜等“六特”產業已全部入選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,多項人均產量指標位居全國前列。
農業裝備水平顯著提升,全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4%,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,建成多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和示范園區,智能農機得到廣泛應用。與此同時,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,2024年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,加工轉化率提升至73%,展現出強勁的增值潛力和發展后勁。
在產業發展過程中,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成為重要驅動力。寧夏積極搭建葡萄酒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、良種牛繁育中心等科研平臺,成功實現大黃魚“海魚陸養”等技術突破。通過堅持區域品牌、企業品牌、產品品牌“三牌聯育”,累計培育647個特色農業品牌,其中“賀蘭山東麓葡萄酒”“寧夏枸杞”“鹽池灘羊”品牌價值均進入全國區域品牌百強,排名持續攀升。
寧夏以“千百十”億級工程為抓手,推動“六特”產業實現區域化布局、全鏈升級、集群發展。截至2024年,全區肉牛、灘羊飼養量和奶牛存欄分別達到252萬頭、1435萬只和87萬頭,冷涼蔬菜面積穩定在319萬畝。2024年,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33.7億元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015元,較“十三五”末增長36.9%,其中特色產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超過40%。
這些成績的取得,得益于持續強化的支撐保障體系。2024年涉農資金投入規模達127.8億元,較“十三五”末增長16.4%。平臺載體建設成效顯著,實現“六特”產業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全覆蓋,建成多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產業強鎮,創建數量居西北地區首位。同時,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產值占全區農產品加工總產值的37.5%,培育了30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和9家中國農業企業500強。通過舉辦中阿博覽會現代農業合作大會、中國(寧夏)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等高端活動以及開展“寧夏精品中國行”等推廣舉措,有效拓展了“寧字號”農產品的市場空間。
展望“十五五”,寧夏將繼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,提升治理效能,為鄉村全面振興積蓄更強勁的發展動能。用微信“掃一掃”,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,
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